��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中国痴呆症负担有多重?如何诊治?宣武医院团队《柳叶刀》子刊综述现状和进展

来源:2019-10-09

  痴呆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致残原因。而中国是世界上痴呆症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者数量占全球患者的25%。过去十年来,神经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医疗机会也逐步增加,然而,许多患者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诊疗。 

  近日,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Neurology发表综述,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探讨了中国痴呆症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防控策略和研究进展。 

  截图来源:The Lancet Neurology官网 

  痴呆症患病率持续升高 

  根据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目前中国痴呆症患病率与世界上大多国家地区相似。近年荟萃分析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痴呆症总体患病率为5.3%60岁以上痴呆症患者约为1000-1100万人,其中60%为阿尔茨海默病。 

  农村人群的患病率更高65岁以上痴呆症在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分别为4.40%6.05%,阿尔茨海默病城乡患病率分别为2.44%4.25%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是可能原因之一。 

  年龄和性别差异也较明显。55岁后,年龄每增长5岁,痴呆症患病率就翻一倍。女性患者更多,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分别是男性的1.65倍和2.37倍。可能原因是两性的激素和大脑发育方面的差异。 

  地域差别方面,中国西部患病率最高(7.2%),其次为华北(5.5%)、华中(5.2%)和华南(4.8%)地区。 

  中国不同地区60岁以上人群的痴呆症患病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轻度认知障碍方面,对部分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患病率在9.70%23.30%,同样显示出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随教育程度改善而降低的趋势。与血管有关的亚型最常见(42%),其次为前驱性阿尔茨海默病所引起(29.5%)。这凸显了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认知障碍至关重要。 

  30年来,中国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痴呆症发病率都不断升高,且预计还将继续增长。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从1990年到2016年,中国痴呆症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增加了5.65%,而全球升高幅度仅为1.7%。这反映了中国人群寿命的延长(65岁以上人群增加)和诊断水平的改善(明确诊断增加)。 

  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痴呆症患病率不断升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痴呆症经济负担沉重 

  对超过3000名痴呆症的调查显示,每人每年护理总费用近2万美元。而全国每年因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费用更是高达1680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为非直接成本,比如患者和家人因护理而误工而产生的损失。而这一数值预计还将不断上升,到2030年再增加几乎2倍,到2050年则是现在的10倍多!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目前的社会经济负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9%)。 

  痴呆症诊断的城乡差异 

  中国痴呆症患者通常在神经科就诊。城乡地区、各级医院对痴呆症的诊断有着明显差异。其中,记忆门诊对于痴呆症的及时、正确诊断非常关键。目前约10%的三级医院设有记忆门诊和痴呆症中心。设有记忆门诊的医院中,神经科门诊病人的痴呆症诊断率为0.41%,而其他医院诊断率仅由0.10% 

  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中,记忆门诊能够为各种认知障碍和痴呆症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并为照料者提供辅导与帮助。在这些医院中,痴呆症专家通常会借助量表和指南等工具,经标准程序对患者进行诊断。 

  而在中等规模的非学术性三级医院中,认知障碍通常由缺乏痴呆症专业培训的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更多基于个人临床经验。在县级医院中,通常是由经验更为不足的内科医生来诊断,容易导致大量误诊和漏诊。 

  图片来源:Pexel 

  除了缺乏专家,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也是造成患者延误诊治的因素,包括认为这是正常的衰老过程,对痴呆症抱有羞耻感,甚至拒绝一些侵入性但必要的诊断检查,如腰穿和脑部病理检查。 

  痴呆症的治疗和护理不足 

  尽管患者群体庞大,但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和经济负担等原因,中国近70%-80%的痴呆症患者没有接受治疗。 

  比如,血管性痴呆症是中国第二大痴呆症患者群,约有950万中风患者会出现继发的认知障碍,但往往会被误认为中风本身的症状,因而中风后的血管性痴呆症患者往往没有接受针对性治疗。此外,很多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的痴呆症前期患者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 

  记忆门诊在中国代表了一种新颖的、具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模式,综合了临床、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和生物诊断技术等多种医学资源,并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 

  痴呆症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阿尼西坦和尼麦角林也是常见的辅助治疗药物。由于治疗效果有限,不少患者也在尝试中药,但大多数中草药和中药制剂的功效尚未在国际随机对照试验中检验。 

  图片来源:Pixabay 

  2003年,都没有能够阻止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程的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尽管如此,随着近年来对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多的全球在研新药,包括中国原创新药正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大多数痴呆症患者在家中接受非正式护理,而大多数家庭护理人员都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分照顾痴呆症患者。正式护理常见于轻度患者和高收入家庭。护理模式包括长期护理机构、日间护理中心和疗养院等社区护理机构,以及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家庭服务,但均处于发展初期。 

  未来防控重点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提出了中国痴呆症治疗的下一步措施和未来的重点工作: 

  ·建立国家监测系统,监测痴呆的发生率、患病率以及风险和保护因素,以支持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的制定; 

  ·启动国家项目来培训痴呆症专家,建立更多的记忆门诊,并提高公众认识; 

  ·完善痴呆症护理设施,培训专业护理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身心负担 

  ·对中药治疗痴呆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检验 

  ·建立一致的诊断标准,控制研究质量,支持全球临床试验。 

  

   (来源:医学新视点) 

  原文出处:Longfei Jia,, et al., (2019). Dementia in China: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advances. The Lancet Neurology, 10.1016/S1474-4422(19)30290-X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44422193029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