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Gastroenterology | 片仔癀新作用!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片仔癀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

来源:2023-12-01

  片仔癀(PZH)是一种公认的传统药物,对炎症和癌症有有益的作用。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ZH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对结直肠癌(CRC)的化学预防作用。 

  2023911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 IF=29)在线发表题为Traditional Medicine Pien Tze Huang Suppress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Restor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PZHAOM/DSS处理小鼠和Apcmin/+ 小鼠中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发生PZH处理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分布,益生菌Pseudobutyrivibrio xylanivoransEubacterium limosum的丰度增加,而致病菌 Aeromonas veronii, Campylobacter jejuni, Collinsella aerofaciens  Peptoniphilus harei 的丰度减少。此外,PZH增加了有益代谢产物牛磺酸和次牛磺酸、胆汁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并显著恢复肠道屏障功能。 

  转录组学分析显示,PZH抑制PI3K-AktIL-17TNF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信号传导。值得注意的是,PZH的化学预防作用涉及微生物依赖和独立的机制。从PZH治疗小鼠到无菌小鼠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部分再现了PZH的化学预防作用。PZH成分人参皂苷-F2和人参皂苷-Re对结直肠癌细胞和原代类器官有抑制作用,PZHAOM/DSS处理的无菌小鼠的肿瘤发生也有抑制作用。总之,该研究发现PZH控制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致癌和促炎途径,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第四大诊断和第三大致命癌症。除了遗传因素外,已经证明肠道菌群失调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几个因素,包括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可以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中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前途的疗法。然而,大多数中药的生物学原理仍有待确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作为其有益功能的基础。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可以代谢中药成分,从而影响药物疗效。因此,了解中医药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双向串扰,对于提供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药理学特性的新见解至关重要。 

  片仔癀(PZH)是一种成熟的中药方剂,因其对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炎症疾病的有益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片仔癀主要由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根组成。最近,片仔癀在体外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传导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然而,其作用的生物学基础以及PZH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仍未被探索。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Gastroenterology  

  该研究采用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片仔癀-肠道微生物群串扰在预防CRC中的作用,使用自发性CRC和无菌小鼠模型,并证明片仔癀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该研究发现片仔癀通过丰富益生菌和有益代谢物来逆转CRC相关的肠道生态失调,这有助于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抑制致癌信号级联反应。 

  该研究还在无菌或抗生素处理的小鼠中检测了片仔癀对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最后,该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与片仔癀代谢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片仔癀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片仔癀是CRC中一种潜在的化学预防药物,并且其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是其治疗反应的关键因素。 

 

  (来源:iNature 

  原文出处:Gou H, Su H, Liu D, Wong CC, Shang H, Fang Y, Zeng X, Chen H, Li Y, Huang Z, Fan M, Wei C, Wang X, Zhang X, Li X, Yu J. Traditional Medicine Pien Tze Huang Suppress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Restor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Gastroenterology. 2023 Sep 12:S0016-5085(23)04982-X. doi: 10.1053/j.gastro.2023.08.05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704113.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7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