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Nat Commun:怀孕要趁早,30岁后首次生育/流产易患乳腺癌

来源:2015-06-12

  导读:20154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resource]》刊载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女性第一次怀孕/流产是在30岁之后,妇女体内的甲基转移酶DNMT1基因会导致肿瘤干细胞的快速增长,其在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中高度表达。即如果第一次怀孕年龄在30岁以上,以及妇女妊娠期堕胎或流产,都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20154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resource]》刊载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女性第一次怀孕/流产是在30岁之后,妇女产生能够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基因和激素,也可能会导致乳腺癌。 

  甲基转移酶DNMT1基因促进肿瘤干细胞生长 

  该研究发现,甲基转移酶DNMT1基因对于维持乳腺干细胞(使乳房能够在妊娠期间正常快速生长)必不可少,此外也会促进肿瘤干细胞(可导致乳腺癌)的生长。此外,DNMT1基因在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中,也是高度表达的。 

  肿瘤抑制基因ISL1基因在妊娠期间几乎沉默 

  文章的通讯作者、乔治亚摄政大学乔治亚医学院生物化学家Muthusamy Thangaraju博士表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和干细胞的自然控制机制——ISL1基因,在妊娠以及癌症期间在乳腺中几乎是沉默的,其在人类乳腺癌细胞中的水平恢复到更高,可显著减少干细胞群及其导致的细胞生长和扩散,这都是癌症的特征。 

  DNMT1基因拮抗作用ISL1基因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j/sc/201505251334415548.jpg

 

  Thangaraju补充道:“DNMT1可直接调节ISL1。如果DNMT1的表达很高,这个ISL1基因就低。”当他们在小鼠中敲除DNMT1时,首次发现了这一联系,并指出了ISL1的增加。然后,他们着手研究人类乳腺癌细胞中发生了什么。 

  当他们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去除DNMT1基因时,Thangaraju说:“乳房同样也不会发育。”基因删除甚至对超级侵袭性的三阴性乳腺癌产生了影响。这些发现指出了乳腺癌新的治疗靶标,并可能使用ISL1的血浓度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方式。 

  5种不同类型的人类乳腺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高水平的DNMT1ISL1关闭。Thangaraju说,即使是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当他们干扰ISL1基因时,人类乳腺癌细胞和干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与化疗相结合增加ISL1的表达 间接治疗乳腺癌 

  事实上,他们发现,抗癫痫药物丙戊酸与化疗相结合,能够治疗乳腺癌,似乎可增加ISL1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药物对这些病人有效。科学家们正在筛选其它可能同样有效或更好的小分子。 

  乳腺干细胞有助于保持青春期和妊娠期乳房发育,这是乳腺细胞生长的两个动态周期。在妊娠期间,乳房会产生300倍以上的细胞,为产生母乳做好准备;干细胞也更多的进行自我制造,其数目增加约五倍;DNMT1水平也经历了类似的快速增长。 

  Thangaraju说,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可能还包括肿瘤细胞——似乎随着年龄而增长的一种突变。 

  30岁流产更容易成为癌症患者 

  DNMT1对于维持各种干细胞类型,是必不可少的,如造血干细胞,它们可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本文第一作者、研究生Rajneesh Pathania说,当胎儿足月前流产时,本应成为乳腺细胞的不成熟细胞,可能更容易成为癌症。 

  不过科学家写道,DNMT1基因在调节形成乳房组织的干细胞,以及引发乳腺癌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理论上包括发生在怀孕期间的激素诱导的乳腺细胞成熟,可能增加乳腺癌细胞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大多数乳腺癌靠雌激素和孕激素而茁壮生长,它们在怀孕期间均高度表达,并且也会加速干细胞的生长;但是其确切的原因还不清楚。 

  科学家一致认为,如果第一次怀孕年龄在30岁以上,以及妇女妊娠期堕胎或流产,都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根据美国癌症协会介绍,永远不生孩子的女人患乳腺癌的风险也增加,而多次足月妊娠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来源:生物探索) 

  原文出处:Pathania R, Ramachandran S, Elangovan S, et al. DNMT1 is essential for mammary and cancer stem cell maintenance and tumorigenesis[J]. Nat Commun. 2015 Apr 24;6:6910. doi: 10.1038/ncomms7910. 

  如想及时了解公共卫生学术热点信息,请订阅微信公众号“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添加方式:微信—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