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自然》子刊:失眠也是天注定?!迄今最大规模基因组研究发现202个失眠相关基因座,并表明失眠基因与精神类疾病高度重合
你有没有每周有那么三四天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好不容易睡着了夜里还总是醒个两三回,还多梦;早上起来不是元气满满,而是头昏脑胀、萎靡不振、四肢乏力?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且都持续不止一个月了。
那么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可能加入失眠大军了,和全球近8亿人共享失眠带来的痛苦。
失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流行的精神疾病[1],三分之一的成人饱受失眠折磨[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失眠与心血管、代谢、情绪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关系密切。
虽然有研究表明大约有38%-59%的失眠可归因于遗传[3],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却没发现多少与失眠有关的基因。
如此看来,我们对失眠的认知严重不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拿失眠还没有办法。
在2019年的“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4]和美国麻省总医院[5]的研究团队献上了大礼。
这两个独立团队背靠背在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他们不仅找到了失眠的遗传因子,分析了这些基因可能的功能、临床作用,以及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甚至还顺藤摸瓜找到了与失眠密切相关的脑细胞。
这也是迄今关于失眠的最大基因组学研究,也是科学家首次确定大脑中介导失眠遗传风险的细胞类型,区域和生物过程。注定会对失眠的认知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睡眠的重要性,恐怕你们再不需要奇点糕多做解释了吧。
然而,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我们对失眠的认知却少的可怜。也是近些年,科学家才开始着手研究“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这个问题[6]。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不断普及。在更大的人群中研究失眠具备了条件。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Danielle Posthuma和荷兰神经研究所的Eus J. W. Van Someren合作了一把。
为了做好这个研究,由Posthuma和Van Someren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的386,533人和消费级基因测序公司23andMe提供的944,477人的数据。这两个数据库的数据加起来,组成了一个1,331,010人的超级大数据库,这在失眠的研究领域是前所未有。
这两个数据库包含的人都做了不同形式的失眠评估。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准确性较高,失眠的人占比为28.3%;23andMe的数据准确性虽然略低,但是也不差,失眠人占比为30.5%。这俩数据库的失眠人占比与流行病学数据基本吻合。
此外,两个数据库的失眠人群都是年龄较大(45岁往上)的人组成,而且女性的患病率(34.6%)要显著高于男性(24.5%)。如此看来,中年大姨伤不起啊~
了解完数据库的基本信息之后,研究人员就开始分析了,他们首先找到了202个与失眠有关的基因座。
我们来随便看几个这些基因座中涉及的基因。
有一个叫MEIS1,这个基因是处在与失眠关系最强的基因座上,是一个之前已经确定的失眠基因[7]。还有一个叫LRGUK的基因,这个基因是新发现的,之前有研究表明它与2型糖尿病[8]和孤独症谱系障碍[9]有关。BTBD9也是本研究发现的新基因,之前的研究发现它与不安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10,11]和Tourette综合征[12]有关。余不一一。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涉事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发现它们强烈地集中在大脑中。尤其集中在大脑皮层、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小脑半球等4个区域。看来这4个区域与失眠关系较大。
再结合小鼠脑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结果来看,中型多棘神经元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与失眠关系最密切,此外还有颅骨锥体神经元、下丘脑的几种神经元等其他7种神经细胞。中型多棘神经元占到纹状体神经细胞的95%,主要控制各种复杂的精细运动。之前有研究表明,睡眠问题与AD和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看来也是有道理的。
各个基因特异性表达的脑区
不过,让研究人员感到奇怪的是,作为一种睡眠障碍疾病,失眠相关的基因居然与其他睡眠问题相关的基因重叠度非常低,而是与抑郁症、焦虑症主观幸福感等精神状态相关基因重合度巨高。这暗示,与其说失眠是睡眠问题,不如说它是精神问题。
失眠等睡眠问题相关基因与其他疾病相关基因之间的重合度
“这项研究在理解失眠的遗传背景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通过前所未有的队列规模使其成为可能,”论文的共同作者Vladimir Vacic说[6]。“我们的结果强调失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与精神疾病共享遗传因素,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表型的风险。”
在麻省总医院团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包含45万人的数据库中也找到了一些与失眠有关的基因座。而且他们还圈定了28个与频繁失眠有关的基因座。他们也发现,失眠相关的基因与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以及高血压、肥胖和冠心病之间有很高的重合度。
“所有这些确定的区域都可能成为失眠的新治疗靶点,其中16个区域含有已知的药物靶点,”麻省总医院的Jacqueline Lane表示[13]。“同样,这项研究也表明,失眠疗法也可能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和抑郁症的治疗。
(来源:奇点网)
参考文献:
[1].Wittchen H, Jacobi F, Rehm J, et al. The size and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other disorders of the brain in Europe 2010[J].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1, 21(9): 655-679. DOI:10.1016/j.euroneuro.2011.07.018
[2].Morphy H, Dunn K M, Lewis M, et al. Epidemiology of insomnia: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a UK population.[J]. Sleep, 2007, 30(3): 274-280. DOI:10.1093/sleep/30.3.274
[3].Lind M J, Aggen S H, Kirkpatrick R M, et al. A Longitudinal Twin Study of Insomnia Symptoms in Adults[J]. Sleep, 2015, 38(9): 1423-1430. DOI:10.5665/sleep.4982
[4].Jansen P R, Watanabe K, Stringer S,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 insomnia in 1,331,010 individuals identifies new risk loci and functional pathways[J]. Nature Genetics, 2019. DOI:10.1038/s41588-018-0333-3
[5].Lane J M, Jones S, Dashti H S, et al.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insights from genetics of insomnia symptoms[J]. Nature Genetics, 2019. DOI:10.1038/s41588-019-0361-7
[6].https://blog.23andme.com/23andme-research/genetics-of-insomnia-more-similar-to-psychiatric-conditions-than-to-other-sleep-traits/
[7].Hammerschlag A R, Stringer S, De Leeuw C,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insomnia complaints identifies risk genes and genetic overlap with psychiatric and metabolic traits[J]. Nature Genetics, 2017, 49(11): 1584-1592. DOI:10.1038/ng.3888
[8].Laramie J M, Wilk J B, Williamson S, et al. Polymorphisms near EXOC4 and LRGUK on chromosome 7q32 are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fasting glucose; The NHLBI Family Heart Study[J]. BMC Medical Genetics, 2008, 9(1): 46-46. DOI:10.1186/1471-2350-9-46
[9].Butler M G, Rafi S K, Manzardo A M, et al. High-Resolution Chromosome Ideogram Representation of Currently Recognized Genes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5, 16(3): 6464-6495. DOI:10.3390/ijms16036464
[10].Kripke D F, Kline L E, Nievergelt C M, et al.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orders[J]. Sleep Medicine, 2015, 16(2): 217-224. DOI:10.1016/j.sleep.2014.11.003
[11].Stefansson H, Rye D B, Hicks A A, et al.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Periodic Limb Movements in Sleep[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57(7): 639-647. DOI:10.1056/NEJMoa072743
[12].Janik P, Berdynski M, Safranow K, et al. The BTBD9 gene polymorphisms in Polish patients with 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J]. Acta Neurobiologiae Experimentalis, 2014, 74(2).
[13].https://www.genomeweb.com/microarrays-multiplexing/insomnia-studies-reveal-new-risk-loci-related-conditions#.XHUbdZMzbOQ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Wq5Mn4wLzaZZ_h3Axjn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