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荐书】《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

来源:2019-04-03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本书作者为高福、刘欢,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呢,快和小编一起走进它的前言一探究竟! 

  2018 年,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当夜幕降临,北国风中仍透着丝丝凉意,奥林匹克公园的长街上,不时会有跑步或运动的身影,掠影之间,在转角就会遇见蒙着口罩的脸,像是在隐约中透露出时间的信息。或许,时间从未停下脚步,讲述春天的故事,是从上一个季节开始。 

  流感病毒,地球上最重要病毒之一,与人类“不离不弃”。 

  国际上,美国新闻记者曾以 1918 年大流感为题创造纪实文学作品,中国亦将其翻译成中文出版;其他多国也曾以健康为主题,把流感作为儿童和初级教育学生的课外读物,以树立公民的公共卫生理念。中国在流感病毒领域,也有学术专业著作问世,这些书籍中有非常棒的国际领先成果。随着中国卫生和疾控事业的发展,健康教育也渐渐开始有了一些读本的出版,为大众带来了公共健康知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可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本书将带领读者从流感的历史、疾病的发展、免疫和健康、生命和进化、社会和国家、全球与人类的角度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通过十章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的知识,使读者犹如打开了神秘的藏宝图,在疑惑的海洋中探险猎奇,和未来的科学家对话科学的传奇,向今天的我们传播科学的春天。 

  第一章“寒冬”以 2017 年冬季流感突然来袭为开端,这一波流感病毒中的乙型变异株异军突起,使我们猝不及防,发生感冒重症患者病例的增多,本章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角度切入,介绍了流感病毒基本观念和专业术语,从流感病毒“四大天王”带领读者进入到健康消毒、卫生措施、个人保护的生活常识与普通原理;然后,从病理发展以及重症发生,引起人体生理疾病的临床表现情况,概述了以被救治者和救治者为焦点的“双重挑战”,健康的保护需要双方的努力,医学的进步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传染性疾病不断地在历史上重演,暴发严重时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世界文明进程,大规模破坏或夺取人的生命,动摇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在一场场浩劫中试问“谁主沉浮”。 

  第二章“一战”就是历史上流感给人类带来的一场最严重的浩劫。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在战争硝烟中冲锋厮杀,恰恰给了流感病毒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本在交战国之间发生的大流感,受到舆论宣传管制,却被冠以非参战国的名号“西班牙小姐”,直到今天,对于人们留下记忆更多的还是前线惨烈战况。尽管如此,后方的大流感危机已经开始蔓延和激增,在费城这个当时的工业化重镇,或许只有亲历过这次非战争创伤的市民,才能够真正体会黑色的“费城往事”,比呼啸的炮火更可怕的凝重空气。大流感过去,人们缅怀逝者和追思亲朋,却仍没有弄清楚无形杀手的真面目,十几年过去了,当人们无数次尝试在细菌试验中寻找答案时,终于找到了流感病毒,人们也意识到,细菌和病毒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生物,然而此刻,病毒的细微形象对人类来讲,仍然还是模糊不清的“马赛克”。 

  第三章“奶牛”的故事,是开启预防医学和战胜病毒的光辉经典。从此,人类掌握了“以毒攻毒”的疫苗技术,而这一切源于曾经流行全球范围的天花,这种疾病传染性和致病性强,通过医学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时苗”。用感染者的天花毒液来预防天花,据记载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发明,尽管对人有一定的预防功效,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而存在安全隐患。英国医生爱德华· 琴纳在医治天花病人的时候,发现了他所在的这一地区的奶牛场,那些美丽的挤奶女工们健康的秘密,“牛痘大战人痘”,接触奶牛感染牛痘以后,便不再被人的天花所感染,牛痘疫苗于是被发明用于预防天花,从此开启了免疫学的大门。在此之后,遵循天花疫苗的“启示录”,细菌和病毒疫苗不断被发明和研制,免疫学建立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理论框架,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抵抗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守护着我们大家的健康。再往后,免疫学兴起,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学科,更使得肿瘤免疫治疗出现,让人类看到治愈癌症的曙光。 

  第四章“分子”带领读者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从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出发,层层递进,剖析生命活动和物质运动。当你惊叹于人体系统的复杂和精密时,接下来每个零件的微妙更加精彩和多姿,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病毒、蛋白质、核酸,在蓝色星球上划出一片片“生命涟漪”;当我们走近这缤纷的世界,却不能够用直觉去触碰或感受,于是,人类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核酸扩增技术、生物安全实验室,来近距离接触病毒和保护自我,将看不见的生命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犹如进入了“微波巨浪”般的奇妙航行……认识了病毒的本质,就理解了针对病毒研制出疫苗、药物,伴随着新兴生物技术和医学理念革新,CRISPR 魔术剪刀手赋予了基因编辑的巨大活力,CAR-T 免疫治疗开启了医学领域疾病治疗的大手笔,这是一个“奔流湧进”的大时代。 

  第五章“风薄”从人类社会普通感冒说起.其实,我们常常说的这种疾病并不是真正的医学词汇,而是由宋代“太学生的请假条”演变而来,感风即为感受风邪入侵之意,是古代中国医学理论中的致病因子,到了清代则由官员将其含义再次演绎,感冒即为感受风邪冒出之意,成为了请病假的代言托辞,从而流传至今,我们有时也把它称为“着凉”,不知何故,英文中使用几乎同样的表述,即“catch  cold”。“细菌性感冒”常常因细菌感染引起,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凭借其抗感染功效战胜细菌,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放异彩,也是对抗感冒细菌的非凡武器。“病毒性感冒”则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流感病毒以外,还有许多导致感冒的病毒,这类病毒一般情况下,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和消灭,尽管没有特效预防或治疗药物,通常人感染后也会痊愈。 

  第六章“魔鬼”来自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次流感大暴发,恐惧的人们第一次命名了这种可怕的传染性疾病,并将“Inuenza”作为流感的名号,人类历史上已知的四次大流行,都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由于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特性,以及比普通感冒病毒更为危险的毒力,在全球范围内横行肆虐。流感的分类非常复杂,除了前文开篇提到的四种类型的“流感家族”,特别在甲型流感中,又以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为划分依据,共有 1816+2)种 HA亚型和 119+2)种 NA 亚型,也正是因为这些多变的毒种,让人们在对抗流感病毒的时候,常常会产生应接不暇的感觉,而解答这些谜题的关键,就是去揭示流感“病毒粒子”的本来面目:一个包裹着单链病毒 RNA 的核心,以及粒子表面用于病毒侵染和释放的膜蛋白,看似简单的结构下,却暗藏着迷惑的“糖衣炮弹”。 

  第七章“变异”正是流感病毒偷袭人类的法宝,近年来时常暴发的“禽流感”就是这一例证,特别是新型 H7N9  H5N1 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流感防控的警钟,原来禽流感不只在动物界,竟也千万里追寻燕雀着陆,重配成为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显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第一次,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不端行为,就是作为一种 RNA 病毒的显著特征,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决定了病毒表现形式的不稳定性,小突变称之为抗原漂移,大片段交换称之为抗原转换,病毒在突变中抗原兼具禽和人细胞受体的结合能力,人类的麻烦就来了。不仅仅是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寨卡病毒等,也从动物的宿主中,向人类发起一波又一波凶猛的进攻。我们或许也该思考,人类应敬畏“自然的边界”。 

  第八章“因果”为人类一个应对流感病毒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发现感染或发现致病,就属于“早发现”的范畴,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之后,既然病毒常常从自然中传播而来,那么,“病毒溯源”就是再早一些预警,将病毒天然宿主的发现作为目标,直奔着疾病传染的源头而去,用大生态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平衡。感冒症状不同,病毒变异存异,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要确诊流感病毒就得有据可依,一方面是临床的表现,另一方面,要获得“病毒侦检”的现场证据,就要抓住流感病毒的生命要素:蛋白质、核酸、活病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了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诊断信息,接下来就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重症治疗。同时,为了防控疾病传播扩散,必要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也是“病毒防治”和保护公众的社会规范。 

  第九章“押题”的题目是一个每年两次的多项选择题,都是为了变化多端的流感病毒而设计,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人类研制成功的“疫苗”,无不循序“以毒攻毒”的经典理论,却又常常求索于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之间,问道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灭活疫苗系统出品的“流感疫苗”,因其性能优良而安全受到广泛好评,鉴于流感病毒的善变,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召集建立了监测网络,对于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实施特殊照顾,每年在易感的春季和秋季发布病毒通缉令,重点盯防可能偷袭人类的三种流感病毒,“押题”式确定制备疫苗所需之病毒。一张世界各地流行病监测的大网,也会有漏网的流感病毒,可否换一种备考方式,用问答题来代替选择题,这个问题就是“通用流感疫苗”的设计,而答案就是我们去实践的终极目标。 

  第十章“百年”就是回顾 1918 年世界大流感的一个纪元,无论是季节性流感、大流感,还是禽流感,流感病毒是人类近年来所面临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威胁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与自然交互的日益频繁,会有更多未知的病毒“勇闯”人类社会,同在一颗星球生活,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躲避这些生命的边缘体,它们甚至更早存在于远古的时代,见证了无数物种在地球的欣荣交替,使得人类不得不去思考“新科技发展”的蓝图。构建现代“新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支撑是科学技术,回顾一百年前大流感“席卷”全球之势,如今看来,正是我们要去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的源动力,而这一过程也必然会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穷力量的来源,就是最广大人民的科学普及事业。全球病毒组计划赋予了“新时代使命”的科学目标,这将不再是一兵一卒的对抗,也不再是一城一池的攻防,这是一场病毒与人类世界的系统对话,一次跨越时空的生命之缘。 

  流感,这个古老的故事,似乎总有讲不完的话题,来了又走,却总是徘徊在凌乱之间。对于流感病毒的发现和研究,迄今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回顾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路走来,不断去找寻疾病防控的手段,不断去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然后成为了一段沉寂的过去,却又在记忆里一次次被唤醒。 

  当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春天来临,科学普及似乎冰雪未融,却也已经蕴藏着生命奥秘的源泉,愈将奔流向广阔的田野,崇峻的森林、蜿蜒的群山、雄伟的都市,将那些激情澎湃的精彩瞬间,汇聚着科技事业的磅礴力量,滋润着沃土中最深厚的根基。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htb4005A0OTMy-Yhl1M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