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陈化兰院士/李呈军发现甲型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新的调控机制

来源:2022-10-17

  作为甲型流感病毒(IAV)中病毒核糖核蛋白(vRNP)复合体的主要成分,核蛋白(NP)与输入蛋白α家族成员的异构体相互作用,导致自身和vRNP复合体进入细胞核,这是IAV复制周期的关键过程。 

  20229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及李呈军共同通讯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IF=22)在线发表题为“Influenza A virus use of BinCARD1 to facilitate the binding of viral NP to importin α7 is counteracted by TBK1-p62 axis-mediated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使用BinCARD1 促进病毒NP与输入蛋白α7 的结合被 TBK1-p62 轴介导的自噬抵消。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Bcl 10-互作蛋白与CARD (BinCARD)的一种亚型BinCARD1IAV用于有效的病毒复制。BinCARD1促进了vRNP复合物和新合成的NP的核输入,从而增强了vRNP复合物的活性。此外,还发现BinCARD1NP相互作用,促进NP与宿主核输入通路的适配器importin α7结合。然而,该研究也发现,BinCARD1通过介导Lys63连结的TRAF3多泛素化促进RIG-I介导的先天免疫信号转导,而TBK1似乎可以降解BinCARD1。该研究发现,BinCARD1通过Lys63连结在K103残基上多泛素化,该多泛素被TBK1-p62轴识别并进行自噬降解。总之,该研究的数据表明,IAV利用BinCARD1作为促进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因子,并触发宿主防御系统中的两种机制——先天免疫信号和自噬降解——来缓解BinCARD1IAV生命周期的促进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 (IAV) 属于正粘病毒科。IAV 的基因组由八个单链负性 RNA 片段组成。每个病毒 RNA (vRNA) 片段末端与由三种聚合酶蛋白(聚合酶碱性蛋白 1 (PB1)、聚合酶碱性蛋白 2 (PB2) 和聚合酶酸性蛋白 (PA)) 组成的RNA依赖性 RNA 聚合酶相关联,剩余的片段包裹在核蛋白(NP)链上,形成vRNP复合体。 

  vRNP 复合物通过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核中催化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在IAV的生命周期中发挥核心作用。由于体积大,vRNP复合物无法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核。从未包被的入侵病毒粒子释放后,vRNP 复合物通过经典的核输入途径输入细胞核,这是一个类似于许多核蛋白的易位过程。在该通路中,vRNP 复合物依赖NP进行核输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NP 中的核定位信号 (NLSs) importin α (IMP α) 亚型之间的结合以及 IMP α importin β1 (IMP β1)之间的结合。已经在 NP 中鉴定了两个NLSsN 末端的非常规 NLSNLS1;残基3-13)和二分NLSNLS2;残基 198-216)。 

  NLS1vRNPs 的核输入中起主要作用,尽管它与IMP αNLS结合域结合较弱。NPIMP α 的各种异构体相互作用,包括IMP α-1-3-5 -7。在 IMP α 家族成员识别 NP中的NLSs后,IMP β1被募集形成三聚体,该三聚体由核孔蛋白介导进入细胞核。除了 IMP α/β 复合物在vRNP 复合物的核转运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外,一些宿主因子已被证明参与调节 vRNP 复合物和/或新合成的NP的核输入,例如作为 PLSCR1MOV10HAX1eEF1DHsp40 / DnaJB1。然而,考虑到 vRNP复合物在 IAV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vRNP 核输入必须涉及其他尚未发现的新宿主因子。 

  促进IAV 复制的宿主因素可能会遇到来自宿主防御系统的阻力。先天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维甲酸诱导基因 I (RIG-I) 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在阻碍 IAV 感染方面发挥重要的抗病毒作用。在细胞质中,RIG-I 感知在病毒 RNA末端形成的 5'ppp-dsRNA 狭长结构。CTD 结构域与病毒 RNA 结合后,RIG-I 经历构象变化和寡聚化,暴露 CARD 结构域以募集称为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 (MAVS) 的信号转接器。 

  作为对接位点,MAVS 募集下游TNF 受体相关因子 3 (TRAF3)TBK1 kappa B 激酶 ε (IKKε) 抑制剂,从而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 3 (IRF3)。激活的 IRF3 然后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并与干扰素-β (IFN-β) 和干扰素-α (IFN-α) 的启动子中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 (ISREs) 结合,导致产生I FINsTBK1 不仅在 I IFN 产生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磷酸化和激活 p62/SQSTM1 OPTN 等自噬受体,从而促进自噬。 

    

  BinCARD1IAV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示意图(图源自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Bcl 10CARD相互作用蛋白(BinCARD)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募集域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为BinCARD1BinCARD2两种亚型。这两种异构体的N端结构基本相同,都包含一个CARD结构域;BinCARD2C端还包括一个跨膜结构域,这是其定位于内质网(ER)和线粒体所必需的。在功能上,BinCARD2通过与MAVS相互作用并促进其寡聚,正向调控RIG-I先天免疫应答,BinCARD1通过抑制Bcl10磷酸化抑制NFκB通路。然而,BinCARDIAV复制周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其功能调控也未见报道,这是促使作者进行了这项研究的根本原因。 

  该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使用BinCARD1 促进病毒NP与输入蛋白α7 的结合被 TBK1-p62 轴介导的自噬抵消。在这项研究中,发现Bcl 10-互作蛋白与CARD (BinCARD)的一种亚型BinCARD1IAV用于有效的病毒复制。BinCARD1促进了vRNP复合物和新合成的NP的核输入,从而增强了vRNP复合物的活性。此外,还发现BinCARD1NP相互作用,促进NP与宿主核输入通路的适配器importin α7结合。然而,该研究也发现,BinCARD1通过介导Lys63连结的TRAF3多泛素化促进RIG-I介导的先天免疫信号转导,而TBK1似乎可以降解BinCARD1 

  该研究发现,BinCARD1通过Lys63连结在K103残基上多泛素化,该多泛素被TBK1-p62轴识别并进行自噬降解。总之,该研究的数据表明,IAV利用BinCARD1作为促进病毒复制的重要宿主因子,并触发宿主防御系统中的两种机制——先天免疫信号和自噬降解——来缓解BinCARD1IAV生命周期的促进作用。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原文出处:Wang X, Jiang L, Wang G, Shi W, Hu Y, Wang B, Zeng X, Tian G, Deng G, Shi J, Liu L, Li C, Chen H. Influenza A virus use of BinCARD1 to facilitate the binding of viral NP to importin α7 is counteracted by TBK1-p62 axis-mediated autophagy. Cell Mol Immunol. 2022 Sep 2. doi: 10.1038/s41423-022-00906-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056146.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05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