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Cell子刊:陈豪燕/洪洁团队首次揭示肠道真菌可准确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癌症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项重大突破。然而,只有少数癌症患者对这种治疗方式有良好的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肠道细菌的组成可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然而,肠道细菌的组成因地理位置而异,因此不同研究得出的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相关的细菌特征并不一致。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对多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合分析,以确定在不同研究中共同存在的可以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的细菌,并对它们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估。但细菌的预测效果并不如人意。真菌是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宿主免疫和维持肠道内稳定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的关系迄今仍不明确。
2023年1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豪燕教授和洪洁教授领导的团队在 Cell 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 上发表了题为:Multi-kingdom gut microbiota analyses define bacterial-fungal interplay and microbial markers of pan-cancer immunotherapy across cohorts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真菌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方面的作用,相较于肠道细菌,真菌的预测效果更为准确,为筛选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者,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综合了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癌症类型的9个宏基因组数据集,分析了真菌和细菌的微生物组成,发现了可用于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的真菌和细菌标志物,并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用于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情况。
结果显示,真菌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相对于细菌,真菌的预测效果更佳。此外,将细菌和真菌的标志物整合在一起预测时,效果最佳。根据真菌标志物的预测,应答者的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中有更多的耗竭性T细胞浸润,且这些患者的生存率较不应答者更高。另外,双界(真菌与细菌)网络分析和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真菌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可能在应答者的肠道中促进淀粉发酵成短链脂肪酸,从而有助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者和不应答者的全面肠道真菌谱,发现了具有良好预测效果的双界微生物标志物,强调了真菌在预测免疫治疗疗效方面的潜力,为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启发。这项研究为将这些标志物应用于实际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和改善应答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激发了转化研究的兴趣。
(来源:生物世界)
原文出处:Huang X, Hu M, Sun T, Li J, Zhou Y, Yan Y, Xuan B, Wang J, Xiong H, Ji L, Zhu X, Tong T, Ning L, Ma Y, Zhao Y, Ding J, Guo Z, Zhang Y, Fang JY, Hong J, Chen H. Multi-kingdom gut microbiota analyses define bacterial-fungal interplay and microbial markers of pan-cancer immunotherapy across cohorts. Cell Host Microbe. 2023 Nov 8;31(11):1930-1943.e4. doi: 10.1016/j.chom.2023.10.005. PMID: 3794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