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自然·医学》:含糖饮料还是得少喝!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有220万人和120万人因含糖饮料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来源:2025-03-10

  可乐、雪碧、娃哈哈、茶饮、果汁、奶茶,还有过年期间限定返厂的杏仁露……家里的饮料是从来也没有断过货。原则可以没有薯片,但不能没有小甜水。 

  这个世界不能真的没有小甜水哇,白开水放那就不觉着渴,倒上一杯饮料就能猛猛喝。饭菜即便再香,没有小甜水的陪伴也会嘴巴倍感寂寞。亲朋好友聚会聚餐,更是一切不言之语都在甜滋滋的小甜水里了(坐小孩桌的人如是说道) 

  虽然身边人一直劝奇点糕不要在家也顿顿饭都喝饮料,可这玩意儿就是说不上来有瘾。看到这篇论文时,奇点糕又是心里叹气——小甜水,我待你如此真心,你却害人不浅! 

  近日,因含糖饮料导致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发布在《自然·医学》杂志,提示2020年全球因含糖饮料消费而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新发病例分别为220万和120万。相当于每10个新患2型糖尿病的人里面,就有1人是因为喝小甜水引起,每30个新患心血管疾病的人里有1人。此外,大约有34万例的2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这些结果突显着含糖饮料的消费对全球健康的巨大影响。 

  论文首页截图 

  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SSBs)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特别是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而这两种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旨在评估含糖饮料对全球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负担的贡献,采用了全球饮食数据库(GDD)和中的数据,通过分层贝叶斯方法对含糖饮料的消费量和相关疾病负担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中的含糖饮料定义为每8盎司(约240毫升)含有至少50卡路里糖分的饮品,包括商业饮料、自制饮料、汽水、能量饮料、果汁、柠檬水等,排除100%果汁和蔬菜汁、无热量人工甜味饮料以及加糖牛奶。数据来源包括450项全球饮食调查,共涉及来自184个国家的290万个个体,涵盖了全球87.1%的人口 

  对消费量进行统计,显示在2020年,全球成年人平均每周会饮用2.68盎司的含糖饮料(约624毫升)。这一数字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全球30个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或地区中,哥伦比亚的含糖饮料消费量最高,每周达到17.4份,紧随其后的是南非(9.6份)、墨西哥(8.5份)和埃塞俄比亚(6.9份)。与此相比,中国的平均含糖饮料消费量还算低的,仅为每周0.28盎司含糖饮料(约48毫升)。 

  但说实话,可能这只是平均下来显得少,包括奇点糕在内身边很多人对小糖水那真是重度依赖。 

  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导致的疾病发病率 

  疾病死亡方面,含糖饮料摄入与大约34万人的死亡相关,其中约8万人死于2型糖尿病,占2型糖尿病总死亡的5.1%;约26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的2.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含糖饮料相关2型糖尿病负担最高的地区,2020年,该地区24.4%2型糖尿病病例都是由含糖饮料引起,远高于其他地区,如东南亚和东亚(仅为3.1%)。含糖饮料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在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较高,由含糖饮料引起的新发心血管疾病病例分别占11.3%10.5%,而南亚仅占0.6% 

  另外结果提示,全球范围内,男性的含糖饮料相关疾病负担较女性更高,高学历人群、城市居民的负担也相对较重。 

  导致含糖饮料相关疾病负担差异的因素 

  从趋势来看,从1990-2020年,全球因含糖饮料消费引起的2型糖尿病负担增加了1.3个百分点,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倒是略有下降,降低0.1% 

  总之,本研究提供了关于含糖饮料对全球健康负担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以及时间变化下的巨大差异。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负担依然严重,尤其在个别地区。研究结果呼吁政策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特别是在高风险群体中,以减轻未来的健康负担。 

  唉,新的一年里,我们一起努力,别再把小甜水上瘾不当回事了! 

 

  (来源:奇点网) 

  原文出处:Lara-Castor L, O'Hearn M, Cudhea F, Miller V, Shi P, Zhang J, Sharib JR, Cash SB, Barquera S, Micha R, Mozaffarian D; Global Dietary Database. Burdens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184 countries. Nat Med. 2025 Jan 6. doi: 10.1038/s41591-024-03345-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762424.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7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