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细胞·代谢》:阿斯巴甜,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家发现,阿斯巴甜可通过激活胰岛素相关通路,促进内皮炎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不知不觉间,代糖已经很自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了。比较注重健康的人,在日常选购饮品和食物时,可能就会倾向于选择使用代糖的产品,对于那些有医疗需求、需要控制热量的人来说,代糖更是提供了可贵的无负担甜味来源。
但是,没有热量≠没有危险。
今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团队联合卡罗林斯卡学院团队在《细胞·代谢》杂志发文,研究者们发现,非常常见的一种代糖阿斯巴甜,竟然有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实验结果显示,阿斯巴甜通过迷走神经激活了胰岛素分泌,促进了内皮CX3CL1-巨噬细胞CX3CR1信号转导,导致内皮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阿斯巴甜之前就风波不断,看来这下是彻底要“避雷”了。我现在就关心,别的代糖,会不会也有问题啊?
论文题图
此前就有研究发现,代糖并没有它表现出来的那么健康,使用代糖同样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病的风险。
研究者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研究。实验使用的APOE-/-小鼠是一种经典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缺失APOE基因会使小鼠表现出高胆固醇血症,并在高脂饮食喂养下加速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者在小鼠的饮水中添加了阿斯巴甜(APM),添加量设置了0.05%、0.1%、0.15%三个梯度。喂养持续12周。
这里要说明一下,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阿斯巴甜在市售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g/kg,人类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为40mg/kg体重。相较之下,实验中给予小鼠的剂量确实是超标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偏低剂量的阿斯巴甜,也显著增加了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阿斯巴甜显著加重了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研究者还检查了小鼠的体重、脂肪组织、血脂,这些数据都与对照组相当,说明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并非是因为小鼠长胖或者血脂升高。
相对的,阿斯巴甜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说明阿斯巴甜带来的影响与胰岛素机制有关。
其实,代糖虽然不是糖,但也能通过很多不同途径刺激胰岛素分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就发现,阿斯巴甜通过激活迷走神经诱导胰岛素分泌。手术切除小鼠双侧迷走神经可以完全阻断阿斯巴甜诱导的胰岛素分泌。
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内皮损伤,研究者分析了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AEC)受胰岛素刺激后产生的分子变化,发现介导胞间相互作用的黏附因子表达异常上调,其中上调幅度最大的就是Cx3cl1。
CX3CL1同时具有趋化活性和黏附作用,与其受体CX3CR1结合发挥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中,CX3CL1可以将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招募到内皮表面,促进其与内皮细胞黏附,并诱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内皮损伤和动脉斑块的形成。
CX3CL1作用机制
如果敲除小鼠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Cxcl1,就能显著减轻阿斯巴甜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证实了CX3CL1-CX3CR1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考虑到在人体中代糖同样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研究者认为这一通路很可能在人体中也是存在的。阿斯巴甜之外的其他代糖是否参与这一通路作用也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奇点网)
原文出处:Wu W, Sui W, Chen S, Guo Z, Jing X, Wang X, Wang Q, Yu X, Xiong W, Ji J, Yang L, Zhang Y, Jiang W, Yu G, Liu S, Tao W, Zhao C, Zhang Y, Chen Y, Zhang C, Cao Y. Sweetener aspartame aggravates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insulin-triggered inflammation. Cell Metab. 2025 Feb 7:S1550-4131(25)00006-3. doi: 10.1016/j.cmet.2025.01.00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7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