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й??
首 页
学术资源
学科服务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柳叶刀》子刊:父亲的体重同样重要!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父母任一孕前体重不达标,与后代不良出生结局风险增加至多40%有关

来源:2025-07-31

  随着“体重管理年”的提出,我国全民健康减重的行动刻不容缓。 

  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群体,保持一个良好的体重,带来的好处更是双份儿,直接影响后代的健康起点。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杨英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巍、刘步云团队通过分析近900万组中国三口之家的数据后强调,父母任何一方孕前体重过轻或肥胖,都会显著增加流产、早产、出生缺陷等后代不良出生结局的相对风险。若父母双方体重同时“亮红灯”,风险更是叠加飙升,双方孕前肥胖与“巨大儿”风险增加70%相关。论文发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期刊上。 

  在此之前,全球相关领域研究都将目光聚焦于备孕女性,而这项研究首次从双亲角度探讨了备孕男女体重对后代出生结局的影响,为未来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长期以来,医学界对于孕妇孕前肥胖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已有广泛共识。然而,在考虑生命起源的这一宏大命题时,父亲的身体状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其在与母亲体重状况结合时,却鲜有大规模、系统性的深入探究。随着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育龄人群超重和肥胖问题的日益突出,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复杂关联,便显得尤为迫切。 

  此次研究团队的目的,便是探讨中国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后代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 

  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NFPCP),该项目旨在为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提供免费的孕前健康检查,并随访其出生结局。研究对象包括2010422日至20201231日之间,参与该项目并在检查后一年内成功怀孕的夫妻。最终,研究共纳入8787096对父母及其子女进行分析 

  在参与者中,母亲的平均年龄为26.18岁,父亲的平均年龄为27.83岁。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指南,研究将父母备孕时期的体重状况分为四个组别:体重过轻(BMI<18.5 kg/m²)、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²)、超重(BMI 24.027.9 kg/m²)和肥胖(BMI28.0 kg/m²)。其中,13.37%4.15%的母亲和父亲体重过轻,71.37%61.78%BMI正常,12.37%27.04%为超重,2.89%7.02%为肥胖。 

  通过复杂的统计模型调整年龄、吸烟、慢性病等干扰因素后,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的孕前BMI,与自然流产、医学引产、围产期死亡、早产、出生缺陷和复合不良出生结局都呈现一致的J型关联,即过轻和过重都会增加风险。 

  具体来看,以一方孕前体重作为独立因素时,相比正常体重,父亲或母亲孕前肥胖(BMI28.0 kg/m²),与自然流产的相对风险提高9%15%相关,与医学引产风险提高13%17%相关,与大于胎龄儿(LGA)风险提高22%40%相关,与小于胎龄儿(SGA)风险降低13%16%相关;母亲孕前肥胖,还与早产、围产期死亡、出生缺陷风险提高4%22%7%相关。 

  另一方面,体重太轻也不是回事儿。相比正常体重,父亲或母亲孕前体重过轻(BMI<18.5 kg/m²),与自然流产的相对风险提高10%9%相关,与医学引产风险提高11%10%相关,与早产风险提高4%9%相关,与围产期死亡风险提高8%9%相关,与小于胎龄儿风险提高18%36%相关,与大于胎龄儿风险降低11%25%相关;母亲孕前体重过轻,还与出生缺陷风险提高14%相关。 

  综合来看,父亲孕前肥胖或体重过轻,与复合不良出生结局相对风险增加4%2%相关;母亲孕前肥胖或体重过轻,与复合不良出生结局风险增加10%3%相关。 

  不仅如此,父母孕前BMI具有交互效应,双方不健康的BMI与大多数不良出生结局的相对风险进一步提高相关。尤其影响新生儿的体重,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则与大于胎龄儿风险激增70%相关;双方体重过轻,与小于胎龄儿风险提高57%相关。 

  除了BMI,研究还关注了其他潜在的干预因素,如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尽管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如BMI直接,但研究者指出,它们可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BMI,进而影响出生结局。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为未来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父母任何一方的孕前体重异常都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而当双方都存在体重问题时,这种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叠加,甚至呈几何倍数增长,强调了父母双方在怀孕前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孕前BMI与其他可能影响出生结局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便为孕前健康干预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降低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率。 

 

  (来源:奇点网) 

  原文出处:Liu B, Zhao C, Yang Y, Li J, Wu Y, Liu C, Cheng Y, Chen H, Xu G, Lyu X, Wu H, Lei J, Jin Y, Tenzin T, Xu J, He Y, Wang Y, Peng Z, Zhang Y, Zhang H, Wang Q, Zhang Y, Shen H, Yan D, Bao W, Ma X. Parental preconception BMI and risk of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8 million parent-child triad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Jul 9:S2213-8587(25)00127-5. doi: 10.1016/S2213-8587(25)00127-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51488. 

  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65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