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
《自然》:孕妈压力大,孩子易湿疹!科学家发现,孕妈承受压力,会导致胎儿肥大细胞重编程,诱发新生儿湿疹
婴幼儿湿疹有很多诱因,首先婴幼儿皮肤屏障较为薄弱、本来就比较容易干燥,免疫系统发育不全也使得对环境刺激和过敏原的反应更强烈。还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湿疹的发作,与母亲在孕期遭受的产前压力(PS)有关。
今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这种关联背后的机制。研究者们发现,孕期母体压力导致压力激素皮质酮水平升高,皮质酮会重编程肥大细胞,引发新生儿皮肤对机械刺激的过度敏感。
在小鼠中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恢复PS期间皮质酮正常水平、或针对性地耗竭受影响的肥大细胞,都能有效防止新生儿免疫失调、预防湿疹的发生发展。

实验中,研究者首先给怀孕的母鼠制造PS,每天三次束缚小鼠在强光下暴露30分钟,相当惨无鼠道。不过母鼠表现得很坚强,没有因为压力减重,生下的后代数量和体重也都很正常。
研究者分析了子代小鼠的皮肤状态,在8周龄时(W8),PS子代的皮肤外观与对照组没有什么差别,屏障蛋白的分布和丰度也都是接近的。但研究者发现,W3和W8的PS子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经皮水分流失(TEWL),血清中IL-7、CXCL9、以及IL-5和IL-9等2型细胞因子浓度增加,表现出了一定的2型免疫反应的潜在倾向。
接下来,研究者通过胶带剥离给小鼠造成软机械皮肤损伤,这对对照组的健康小鼠来说伤害不大,不会引起炎症。但在W3和W8 PS子代小鼠中,胶带剥离会迅速造成湿疹病变,造成明显炎症和表皮厚度增加。使用湿纱布轻微摩擦PS子代小鼠的皮肤,也会迅速导致类似湿疹爆发的严重病变。
PS子代小鼠的表现与婴幼儿湿疹非常相似,区别于全身性2型炎症为特征的传统过敏原诱导的特应性皮炎。

在W24,PS子代小鼠的疾病表现明显好转,不再因湿摩擦发病,这与婴幼儿湿疹在青春期后好转的表现一致。
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析也发现,PS子代小鼠的神经元功能改变,表现出了对机械刺激的过度敏感。
那么PS是如何导致子代小鼠的湿疹反应的呢?
肥大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研究者分析发现,即使在稳态下,PS子代小鼠的皮肤肥大细胞也处于激活状态,与糖皮质激素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显著富集,糖皮质激素受体编码基因Nr3c1显著上调。
进一步分析表明,PS使母体的压力激素水平升高,通过羊水影响胎儿发育,直接激活了胎儿的肥大细胞。使用药物抑制母体皮质酮合成,可以显著减少子代的湿疹样病变。
研究者还分析了人类胚胎的公开数据库,发现与小鼠一致,感觉神经元和肥大细胞高表达Nr3c1,可响应皮质醇作用。这表明在人体中很可能也存在同样的机制通路,可用于婴幼儿湿疹的管理和预防。
(来源:奇点网)
原文出处:Serhan N, Abdullah NS, Gheziel N, Loste A, Ekren R, Labit E, Gonzalez AA, Oliva G, Tarot P, Petitfils C, Payros G, D'Avino P, Voisin A, Tinsley HFG, Gentek R, Brosseau C, Bodinier M, Reber L, Val P, Akdis CA, Mitamura Y, Andiappan AK, Chan JKY, Ginhoux F, François A, Cénac N, Basso L, Gaudenzio N. Maternal stress triggers early-life eczema through fetal mast cell programming. Nature. 2025 Aug 27. doi: 10.1038/s41586-025-09419-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66704.
